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研咨政 >> 科研成果

制度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

  • 文章来源:攀枝花日报发布时间:2020-06-11访问数:0
  • 文字大小:TT

   

    □陈绚

  一、制度建设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着关键性作用

  纵观历史,一个国家的制度建设对这个国家的兴衰成败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国家的崛起首先是制度的崛起。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大凡成功的现代化国家,多是在制度建设方面有比较好的实践,其制定的制度符合自身发展实际,制度的执行充分而有效;而那些掉入各种陷阱的国家,大多是没有能够完成对国家和社会的制度化改造,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制度运行低效乃至无效,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多不稳定因素。

  正因为这样,我们通常都把制度化作为一个国家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国家要实现现代化,首先是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制度建设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离不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上呈现出了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如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全国一盘棋,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坚持党指挥枪,坚持“一国两制”,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等等。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指出的:“这些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二、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中国经济能够高速发展是制度红利和人口红利共同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通过改革消除了制度障碍,允许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了资源重新配置,从而把潜在的人口红利转化成为了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让每一个人充分享受到了制度带来的红利,也让每一个人深刻地体会到了我们制度的优越性和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使社会的活力和动力焕发出来,国家重新走上康庄大道。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度的力量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修改为起决定性作用,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对市场作用是一个全新的定位,‘决定性作用’和‘基础性作用’这两个定位是前后衔接、继承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在未来现代化的征程中体现得更为充分。

  三、在新的时代、新的起点,制度建设将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

  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面向未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更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遵循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规律,需要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政府的作用和市场的作用同样重要,政府将在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经济在过去四十年里创造了中国速度,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有很多不足,还存在很多短板。经济高质量发展包含六个方面:一是保持增长、就业、价格、国际收支等指标的均衡;二是促进产业体系的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平台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要有一批核心技术、产品或零部件;三是保持农业、工业、服务业协调发展;四是促进资源空间均衡;五是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六是着力提高资本、劳动、资源等要素效率,更重视提高人才、科技、数据、环境等新的生产要素效率。过去中国经济发展的高速度靠的是改革,靠的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坚持,今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而且只能靠改革,只能靠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坚持与完善。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需要重点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也就是需要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才能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通过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和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基本经济制度是经济制度体系中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部分,对经济制度属性和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决定性影响。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强国目标,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作者单位:中共攀枝花市委党校、三线建设干部学院)

文章作者:陈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