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委党校“链式”培养赋能青年教师综合成长
- 文章来源:组织人事科发布时间:2022-06-15访问数:0
- 文字大小:TT
为有效破解青年教师从“校门”(大学)到“校门”(党校),存在社会知识不足、综合能力欠缺、规矩意识不够等问题,攀枝花市委党校聚焦“人才强校”,制定“两个办法”,推行“三年培养”,实施“八项举措”,全面加强青年教师引进培养力度,着力为青年教师成长赋能,较好提高校(院)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了校(院)办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两个办法”补齐青年教师培养短板。市县级党校教师队伍一直存在年轻教师数量不足、骨干教师青黄不接、专职教师比例偏低等问题。办学质量评估工作实施两年来,为优化校(院)师资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市委党校面向全国招聘了青年教师20名,其中,应届毕业生12名。青年教师面临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存在从理论到实践的短板,但又是充满激情、学习能力强的群体。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是一项紧迫、必然、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任务。校(院)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开展系统培养,有效促进青年教师综合成长。健全结对培养制度。制定《导师结对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管理办法》,明确结对培养工作任务目标、培养对象范围、导师条件和职责、结对培养平台、管理考核等内容,遴选校内外8名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优质师资与20名新进教师结成“传帮带”培养对子,对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学科研资政等方面进行为期3年的帮助指导,促进青年教师更好更快成长。健全综合培养制度。制定《青年教师培养管理办法》,从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规矩意识、熟悉运行规则、参与重要工作、锻炼业务能力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综合培养,提升青年教师综合能力。
“三年培养”奠定青年教师成长基石。校(院)紧抓青年教师培养关键期,通过“三年培养”为青年教师把好“舵”、定好“向”,以抓好青年教师思想教育为根本,以提升青年教师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为目的,培养精干高效的教师队伍。“三年培养”分为顶岗锻炼、管理实践、专业培养3个阶段,每个阶段培养期为1年。目前,6名青年教师分别在省委党校、市委组织部、市政府办等党政机关顶岗锻炼,学习养成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培养纪律规矩意识、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参与了攀枝花市现代种业发展情况、“攀果”品牌打造、文明城市创建、市区巡游出租汽车改革、棚改腾空区及周边地块综合利用等相关工作。4名青年教师在对外培训科、业务指导科、教务科、办公室等科室参与管理工作,充分熟悉校(院)业务工作,准确全面把握了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和科研资政的工作特点和流程。
“八项措施”促进青年教师能力提升。制定岗前培训、结对培养、顶岗锻炼、管理实践、课程打造、课题研究、跟班听课、参与学科建设等“八项措施”,通过制度式、立体式培养为青年教师扬好“帆”、划好“桨”。以互动交流促进集体融入。开展“成长沙龙”,通过青年教师才艺展示、聆听校(院)优秀教师分享成长经历等,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促进青年教师更好融入党校“大家庭”。开展“开学第一课”,组织青年教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等规章制度、重要文件精神,互动交流学习体会,进一步熟悉党校工作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以文化感悟促进情感融入。开展教学基地现场教学,组织青年教师到三线建设博物馆、成昆铁路现场教学点等开展现场教学活动。现场教学后,青年教师分享了心得体会9篇。使青年教师、特别是外地来攀教师深入了解攀枝花建设历史和三线精神内涵,有效增强了青年教师对攀枝花的归属感和对三线精神的认同感、向心力。以业务实践促进岗位融入。参与课程打造,青年教师结合本人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由所属教研部门及导师共同指导,积极开展专题课、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及微党课,结构化研讨、情景模拟教学等授课专题开发。目前,校(院)青年教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课程正在备课试讲。开展课题研究,青年教师在本教研部门及导师共同指导下,独立或者参与科研资政工作。目前,校(院)青年教师参与攀枝花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2022年度校级调研课题共计21人次,其中5个调研课题由青年教师作为课题负责人开展。青年教师在省级平台发表文章3篇,在市级平台发表文章7篇。积极跟班学习,青年教师在校(院)内跟班听课,观摩学习教学方法,提升专业业务能力。去年以来,共组织青年教师跟班学习200余课时,在教务科锻炼的青年教师已能够独立带班。
文章作者:dxzzrsk
- 干部任前公示[01-26]
- 写好“两试引领、五市并进、共富共美”的党校答卷——市委党校召开学习贯彻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01-17]
- 2024年12月电子图书分享[01-13]
- 习近平系列电子图书[01-13]
- 市委党校退休党支部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工作[01-08]